江西10大“非遺美食”,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心頭愛,有你家鄉嗎?
江西美食你知道多少?
中國人很愛吃,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有其特色風味美食,甚至不同的村莊之間都有不同的飲食文化,每個村子都有當地人愛吃的美食和風味。
在江西這個丘陵山區地帶也是如此,江西很低調,很務實,不會宣傳自己,但是江西的美食卻是眾多江西游子的心頭好。
江西有10大“非遺美食”,這10種“非遺美食”是江西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心頭愛,江西人天天都吃不膩,你見過這10種美食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特色美食,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關于火腿很多人都聽說過金華火腿,諾鄧火腿,卻鮮有人聽聞安福火腿,但其實在江西地區,安福火腿還是盛名在外。
安福屬于江西吉安的一個小縣城,這里的火腿也擁有500多年的歷史,跟金華火腿,諾鄧火腿不一樣,安福火腿不需要經過煙熏,只是經過太陽的暴曬,味道更加純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金溪藕絲糖顧名思義就是像藕絲一樣的糖果,但其實這個并不是蓮藕做的,吃起來口感甜而不膩,香脆酥軟,是當地人最愛吃的小吃之一。
當地人從小就喜歡在街頭購買這個糖果,以前是1毛錢一個,里面有芝麻,桂花等食材,跟普通的糖果不一樣,這個金溪藕絲糖熱量更低,更具有營養價值。
當地人外出打工,都喜歡帶著這個特色美食去給外地朋友品嘗。
全南在江西贛州的南邊,靠近廣東的梅州,河源等地,全南屬于典型的客家地區,客家人很少吃煙熏口味是食物,但是客家熏雞除外。
這道美食是將農家土雞去除內臟后,放在竹子板塊上,然后在底部點燃農家柴火,通過柴火對雞肉進行煙熏,這樣做出來的熏雞肉,口味更佳。
每到臘月冬天,便是曬板鴨的季節,江西人家家戶戶都開始晾曬板鴨,而江西南安的板鴨最 最負盛名。
在古籍《南安府志》書中就有記載:“板鴨,出自郡城者佳肴”。南安板鴨選擇的是江西贛州大余縣的鴨子,經過90天的曬制而成,風味獨特,深受贛南地區人們的喜愛。
作為江西的第三大城市,九江特色美食也不少,其中桂花茶餅便是九江最著名的糕點。在江西九江地區,到了逢年過節時,各家各戶都會制作桂花茶餅。
跟福建的茶餅不一樣,九江的茶餅更像是酥餅,外表是金黃色,皮薄如紙,吃起來非常的香甜。
和子四珍是江西吉安永新縣的傳統名點,四珍是指醬姜、醬蘿卜、橙皮、蜜茄這4種美食小吃,在永新縣春節期間每家每戶都會制作。
如果你去了永新縣做客,這4種小吃幾乎每一家都會拿出來招待客人,當地人非常愛吃,外地人可能吃不慣這個美食。
江西吉安的特色美食很多,吉安博酥餅便是其中最出名的,這種薄酥餅在中秋,春節期間非常受歡迎。
三杯雞盛名在外,有廣東的三杯雞,有臺灣的三杯雞,還有香港的三杯雞,各個版本不一樣,但起源便是江西寧都三杯雞。
三杯雞在制作的時候不需要加水,只需要放入米酒,山茶油,醬油這三種調味品,所以被世人稱為三杯雞。
江西贛州大于燙皮又被稱為客家燙皮,這種用米漿制作而成的美食在廣東客家地區也有類似的做法。
大余縣人們的早餐便是以這種美食為主,里面可以包裹各種不一樣的餡料,口味比包子更美味,吃起來更加爽口。
談到江西菜就不得不提蓮花血鴨這道菜品,在江西萍鄉,各個餐館里一定會有這道美食,將鴨子剁碎,然后放入鴨血,辣椒烹飪而成,辣椒以蓋住鴨子為佳,鴨血需要使用新鮮的鴨血,這樣制作出來的蓮花血鴨,色澤紅艷,色香味俱全,當然也是巨辣。
深受當地人的喜愛,萍鄉人很能吃辣,跟這道菜品有很大的關系。
以上10個江西“非遺美食”,深受江西人的喜愛,當地人天天都吃不膩,有你的家鄉嗎?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點贊點推轉發走好運,愿你有始料不及的運氣和突如其來的歡喜。
本文由餐飲新紀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觀點討論,歡迎大家私信我,圖片來源于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此外,超百萬餐飲商戶在美團報名“春節不打烊”活動,年夜飯線上預訂、外帶配送、吃住玩一站式等服務新模式涌現,進一步激發春節餐飲消費市場活力。提前半個月通過美團App、大眾點評App預訂年夜飯的訂單量較去年增長305%。
七月流火,暑氣漸盛,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稻鄉旅游景區開啟首屆非遺美食文化節,這里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開創性記憶,擁有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非遺美食文化節小吃攤位(樺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了解,此次非遺美食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4萬余人,帶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
比賽將選出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的美食品牌,入選《2023呼倫貝爾美食地圖》,為市民和各地游客打造獨具風味的流動的美食盛宴。比賽現場,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大廚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拿手菜前來參賽,一道道融合著大草原與蒙古族特色氣息的美食為現場市民游
這場舌尖與匠心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味蕾的狂歡,更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動破圈,讓世界看見“珠江源頭”的非遺力量如何烹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滋味。”非遺傳承人桂千杰展示著新推出的低糖粗糧米糕與制作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