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漯河日報
肖金河正在牛皮紙板上潛心雕刻花紋。
■文/圖 本報記者 張麗霞
“做一頂戲帽要先用牛皮紙板做模子雕刻花紋,再把背面的邊緣用鐵絲固定住,正面貼上銀金箔,最后上色;還要用絨球、珠須、流蘇等做裝飾……”走進非遺傳統手工技藝展館傳統戲帽展臺,一頂頂色彩鮮艷、靈動鮮活的傳統戲帽,令人過目不忘。74歲的傳承人肖金河說,他從年少時期便開始學習傳統戲帽制作,已培養出兩代傳承人。
9月23日一大早,非遺傳統手工技藝展館的各個展位前,已經聚集了不少游客。臨潁陳氏木梳、糧食畫、舞陽剪紙、泥塑、面塑、走馬燈、戲劇舞臺布景畫等非遺產品及現場制作演示成了一大亮點。
“健身龍表演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來學習?!鼻帻埼鑲鞒腥撕斡冷摳嬖V記者,傳統舞龍體型巨大、不易上手,為了迎合現代人的需求,他和他的團隊創新推出了這種輕便的健身龍。龍頭用一根短繩系著,牽繩便可玩轉起來。舞龍動作有游龍、穿騰、翻滾等,可隨心所欲舞出上百種花樣。經常進行健身龍表演,可以強身健體,緩解高血壓、肩周炎、頸椎病和腰椎病等疾病癥狀。
“猜猜看,這幾組作品分別代表了哪個成語?”在面塑非遺傳承人劉杰的提示下,大家異口同聲答道:“這一組叫守株待兔,那一組叫殺雞儆猴……”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贏得現場游客一致稱贊。作為漯河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由劉杰傳承的劉氏面塑,構思巧妙,形態各異。今年8月,在我市舉行的“掃黃打非·護苗”主題非遺(文創)作品大賽中,劉杰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一組卡通形象作品,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坝孟猜剺芬姷目ㄍㄐ蜗髞硇麄鬟@一嚴肅主題,小朋友很容易接受,更愿意來看。”劉杰說,這是設計這組作品的初衷。
非遺傳統手工技藝展館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方式,生動詮釋了“漯河技藝”。通過一項項技藝、一件件展品,游客與古老的非遺文化近距離接觸?!白屩腥A民族的精神血脈生生不息,讓非遺文化代代相傳,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笔忻耖g文藝家協會主席李建國說。
“客戶下單后,我們會馬上準備材料開始制作。純手工的家具,需要充足的時間來慢慢打磨。”手工藝人時振甫說,這個豐收節,讓更多人了解了他的技藝,這個機會很難得。
燭影婆娑、燭滅頓止的走馬燈,傳承254年的梳篦老字號——陳氏木梳,立體厚重的磚雕,巧奪天工的榫卯結構仿明清家具……在一個個非遺傳承人的講述中,記者感受到,每一件非遺產品背后是傳承人的辛勤付出,是他們對未來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今年的農民豐收節,不僅展示了我市的非遺保護成果,也推動了非遺產業的發展。今后,我們將持續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市文化館館長王俊說。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4月26日,在山東省重點打造的“齊魯1號”文旅專列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兗州古稱魯郡,“齊魯1號”文旅專列,特邀魯郡面塑旅途非遺文化展演,旨在通過“非遺+旅游”模式,讓乘客在旅途中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由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爱敺沁z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