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駐山東記者蘇銳)“中央財政每年對每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給予1萬元補助,山東省級財政每年對每位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給予6000元補助。但要注意,這個‘補助’是傳承活動補助,并非生活補貼。”1月14日,山東省文化廳舉辦的“齊魯非遺大講堂”第二、三期如期開班,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為各地非遺保護單位負責人和傳承人做講座非遺十大門類 中國文化報,題目是《新形勢下弘揚傳統文化的機制建設與制度保障》。
講堂現場,來自全省17個市的161名學員認真聽講,有的拿筆記錄,有的則忙于用手機拍攝PPT課件內容?!伴_辦講堂非常及時、必要,講授的內容具有針對性,對我們繼續開展好非遺保護工作具有現實意義?!碧┌彩形膹V新局社會文化科科長張云鵬告訴記者,近年來,泰安一些地區非遺保護單位主體出現變更,繼任負責人缺乏對非遺保護政策的了解,亟須有專家幫助說明。
德州市寧津縣的寧津雜技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近年來,寧津雜技逐漸擺脫困境重新走入百姓視野,但基層藝人對國家相關政策仍缺少了解?!耙郧爸恢烙蟹沁z保護政策,具體內容整不明白。”寧津雜技傳承人劉俊昌認為講堂的授課內容很“到位”。他說,通過聽課,他明白了傳承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對于今后保障自己的權利和更好地開展非遺傳習活動有幫助。
“開辦‘非遺大講堂’,應區別于‘走馬觀花’似的培訓班,重點是請不同非遺門類的大家來講課,講保護單位和傳承人最關心的問題?!崩顕照f,非遺是中華文明的活水源頭和百科全書,保護單位和傳承人的責任重大。
除了講堂內容,“齊魯非遺大講堂”的授課學習方式也不同,增加了現場交流環節。部分非遺傳承人自帶展演道具,通過現場演示方式展示項目的魅力和傳承經驗,也讓人眼前一亮。
“齊魯非遺大講堂”是山東提高保護單位和傳承人基本素質的途徑,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舉措。根據計劃,山東分3期將全省的省級非遺保護單位和傳承人輪訓一遍。之后,“齊魯非遺大講堂”將根據《非遺法》定義的十大門類非遺項目,開展有單個的、有針對性的講堂活動?!氨热绾蕽墒械牡胤綉虮Wo有先進經驗,我們會擇時在菏澤市召開傳統戲劇類非遺項目講堂,讓菏澤地方戲的傳承人現場介紹經驗,展演保護成果,其他地區的戲劇傳承人現場‘取經’?!鄙綎|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姜慧介紹,這種培訓方式增強了互動體驗,效果也令人期待。
山東省內10個門類非遺項目講堂結束后,山東還將邀請非遺工作成績突出的兄弟省份前來講授經驗,全面提高全省非遺保護工作的水平。
4月11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山東百種非遺美食推薦名單。其中,泰安的山東煎餅入圍面食類榜單,新泰黏糊雞、演馬金光牛肉入圍肉食類,泰山豆腐宴、隨河船魚宴入圍菜系菜肴類,東平粥入圍湯羹類,九制泰山黃精茶入圍茶飲類。經各市推薦、網絡投票、專家
4月26日,在山東省重點打造的“齊魯1號”文旅專列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盛宴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兗州古稱魯郡,“齊魯1號”文旅專列,特邀魯郡面塑旅途非遺文化展演,旨在通過“非遺+旅游”模式,讓乘客在旅途中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庇?/p>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
乳山大秧歌兩條噴火金龍蜿蜒在前,百人隊伍浩蕩前行、氣勢恢宏;海陽大秧歌鑼鼓隊伍鏗鏘有力,雜?;訉映霾桓F;膠州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態”,剛柔并濟;濰坊秧歌融合了民族民間舞元素,婀娜多姿;文登澤庫秧歌融入深厚的漁民文化,著重凸顯海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