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發布記者 王鵬 王鑫 王璐
盼望著,盼望著,兔年新春越來越近了。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走親訪友,熱鬧非凡。春節,每家每戶也都要準備年貨,這不,在揚州市文化館內,一場非遺年貨嘉年華熱鬧開場了。
民以食為天,春節更是注重豐盛的年夜飯。在這里,可以買到鮮嫩可口的黃玨老鵝,一口下去,都是老揚州最青睞的味道;揚州干絲聞名天下,買點回去,用高湯一煮,吃的就是這股熱氣騰騰;同為豆制品,楊壽豆腐圓子也是讓人口舌生津;當然還要有“硬菜”,揚州“三頭宴”,獅子頭都是真空包裝的,鹵豬頭也是做得好好的,回家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一道道年夜飯的壓軸硬菜;沿湖村帶來的蝦餅、魚餅、湖蝦米豆腐圓等,再添一份豐盛的水產味道;裔家牛肉也很不錯,直接帶回家,切片就是一道冷盤;最后的主食,當然屬于富春包子,蒸一蒸,全家都來嘗嘗世界級“非遺”的味道。
這次的非遺年貨嘉年華,不僅有精美菜肴,連調料都準備好了。比如陳集菜油,全部采用100多米深的井水清洗菜籽,手工壓榨,菜油清澈無雜;來自寶應的德和醬油,同樣是傳承多年的老味道。
過年,除了吃正餐,零食也少不了,大麒麟閣的糕點,江都仙女廟的哈蟆酥,還有過年前都要排隊的可群炒貨,在這里應有盡有。逛得累了,肚子餓了,也不要緊,現場出爐的黃橋燒餅,香味四溢,孩子們也可以買一個糖畫,邊吃邊逛。此外,現場還有免費理發、寫春聯的活動,揚劇、木偶、樂隊等表演輪番上演。
據悉,本次非遺年貨嘉年華共4天,分別是1月7日、8日、14日、15日,置辦年貨的市民們可不要錯過哦。
這場舌尖與匠心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味蕾的狂歡,更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動破圈,讓世界看見“珠江源頭”的非遺力量如何烹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滋味。”非遺傳承人桂千杰展示著新推出的低糖粗糧米糕與制作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
石岐米酒或許不是你的唯一選擇,但它早已滲入中山人的生活點滴。中山名廚鄭耀榮介紹,珠三角地區的人們,炒菜灒酒大都會使用米酒,尤其是炒芥蘭,非灒酒不可,這樣炒出來的菜會更加鮮綠。除了有傳統的石岐米酒、米香酒、廚用米酒等,還有新式的青梅酒、姜酒、
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非遺產品,也作為獨具意義的“年貨”商品熱銷起來,讓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年味越來越濃。在叮咚買菜國和站,工作人員正在為新上線的“年貨節”活動做準備。今年,叮咚買菜推出了超300款禮盒商品,其中“好意頭”水果系列以及與瀘溪河聯
宿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特產名吃也非常的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宿州最有名的5種小吃,每種都是宿州人的心頭愛,看看你吃過哪幾種?SA湯是宿州市的金牌小吃,同時也是宿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宿州本地,這幾種小吃都是他們的
在年貨清單上,不妨添加一些“非遺”元素,既能增添節日氣氛,也能將地方傳統藝術帶回家。在即將來臨的春節,選擇一些個性化且富有傳統文化的年貨,為家人和朋友帶去一份獨特的祝福,成為這個非遺春節的“文化使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