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年1月3日
隨著文化自信不斷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地進入社會消費領域。由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推出,阿里研究院牽頭撰寫的《2022非物質文化遺產消費創新報告》顯示,商務部認定的1128家老字號中,超過七成具有非遺要素,淘寶平臺非遺店鋪數3萬多家,非遺商品消費者規模已經達到億級,非遺交易額較2020年增長近10%,非遺店鋪數較2020年增長10%以上,非遺商品的消費主力是“90后”“00后”。非遺源于生產生活。非遺的生命在于保持和生活的連接,而這種連接直接表現為人們日常對非遺的消費。非遺是在人們日常的消費和享用中傳承,只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消費非遺,享用非遺,非遺就會一直活著,不斷地延續下去??梢哉f,消費是非遺傳承最重要的動力和支撐。促進非遺的保護、傳承和創新,必須促進非遺消費。而要促進非遺消費,必須豐富非遺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一是通過新電商豐富非遺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新電商是以用戶為中心,對傳統電商“人、貨、場”進行鏈路重構而產生的電商新形態新模式。與傳統電商相比,新電商的主要特征是從功能型消費向體驗式消費轉變,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從單一場景到多場景融合,其主要類型包括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區電商等。新電商,特別是直播電商模式通過主播講解示范、回答消費者問題等直接互動的形式,讓消費者產生親臨現場般的購物體驗,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非遺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非遺企業、廠家、傳承人通過電商直播,為消費者展示非遺技藝和非遺產品的制作過程、傳播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講述非遺故事和非遺人生,有助于讓非遺產品被更多消費者所了解,并讓消費者獲得文化、情感、價值觀、社交、娛樂等多層面的體驗,從而讓非遺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二是通過空間場景氛圍的營造豐富非遺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非遺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內涵,保留著民族的歷史記憶。非遺消費和一般的消費有所不同,它更需要有文化感、儀式感、沉浸感,需要營造與非遺消費相協調、相一致、相匹配的空間、場景、氛圍,激發消費者的體驗欲和消費欲。可以結合現在的小劇場建設,打造適合觀賞非遺演出的空間??梢越Y合建設非遺體驗基地和非遺體驗中心,更多地營造符合現代人需要的非遺消費生活場景。在非遺展館中,要通過精致的展館設計、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奪天工的非遺藝術品展示以及數字化技術,使人們獲得更豐富、更真切的全新沉浸式非遺體驗,讓人們產生更強烈的消費非遺產品的沖動。三是通過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豐富非遺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當前,文旅消費有了新的變化。要把握新興消費群體的需求,推動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并在這種深度融合中,營造不同類型的非遺消費模式和消費空間,激發出更大的非遺消費潛力。要持續開發滿足大眾需求的非遺旅游線路和非遺旅游產品,培育新的非遺消費增長點,打造呈現非遺魅力的文化消費場景,推進以非遺為主題的親子游、研學游、定制游業務,推出跨界融合、具有時代特點的非遺演藝作品和文創產品,將非遺自然地融入游客吃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和全過程,讓游客充分感受和體驗旅行中享用非遺產品的樂趣,激發非遺消費潛力。(戴珩)
-END-
編輯 | 李霞惠
校審 | 宋婷娟
復審 | 胡敏
終審 | 葉偉平
長按識別二維碼
歡迎關注湖南非遺官方微信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七月流火,暑氣漸盛,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稻鄉旅游景區開啟首屆非遺美食文化節,這里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開創性記憶,擁有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非遺美食文化節小吃攤位(樺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了解,此次非遺美食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4萬余人,帶
2025年山東非遺美食嘉年華上,淄博通過展覽和現場展示,將齊魯飲食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展現給游客。此外,淄博還將非遺元素融入景區開發,周村古商城的花燈會和非遺體驗活動,讓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淄博的七項非遺美食上榜,不僅
在廣東,可以觀美景嘆美食。梅州、中山、清遠的非遺展和民俗巡游活動各具風采;潮州鎮海樓上演潮州大鑼鼓、英歌舞、舞龍舞獅等獨具嶺南韻味的文化節目;廣東省博物館國慶期間延長開放時間至18時,并推出“粵博里的中國紅”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
河北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風景優美的省份,它的食物也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所以各位有旅游想法的朋友,河北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河北十大特色美食:詳細介紹:說到鮮花玫瑰餅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云南,但其實早在康熙年間,玫瑰花餅在河北地區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