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2023年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以下簡稱“非遺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文化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我省第8個非遺月活動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系列展示活動精彩紛呈。創新編排的演出節目特色鮮明,涵蓋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等多個非遺門類,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兔飛猛進”傳統節日文化沉浸式體驗活動吸引廣大市民前往打卡體驗;山東省非遺工坊精品展全方位展示了我省非遺工坊建設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和總體成效;濱州民間剪紙團花作品展呈現濱州市在挖掘、整理、收藏魯北民間美術作品的工作成果。啟動儀式在國家公共文化云進行直播。
非遺月啟動當日,山東非遺年貨大集在濰坊市十笏園文化街區舉辦,為廣大群眾提供集采購、娛樂、消費為一體的非遺體驗。傳承人現場制作萊蕪糖瓜、諸城糖畫、富郭莊芥末雞、濰縣朝天鍋、城隍廟肉火燒、南宮和樂等傳統美食,供群眾品嘗、購買;章丘鐵鍋、膠東大餑餑、楊家埠木版年畫等各類非遺和老字號產品、民間手工藝產品、地方特產等,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特色年貨;秧歌雜耍、舞龍舞獅、耍大龍、跑旱船、踩高蹺等民俗展演不斷將熱鬧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
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為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月。今年,活動主題為“傳承多彩非遺 共享美好生活”,期間全省將舉辦1100余項非遺展演展示展銷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比賽將選出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的美食品牌,入選《2023呼倫貝爾美食地圖》,為市民和各地游客打造獨具風味的流動的美食盛宴。比賽現場,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大廚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拿手菜前來參賽,一道道融合著大草原與蒙古族特色氣息的美食為現場市民游
4月11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山東百種非遺美食推薦名單。其中,泰安的山東煎餅入圍面食類榜單,新泰黏糊雞、演馬金光牛肉入圍肉食類,泰山豆腐宴、隨河船魚宴入圍菜系菜肴類,東平粥入圍湯羹類,九制泰山黃精茶入圍茶飲類。經各市推薦、網絡投票、專家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