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你,傾聽你
主持人:悠揚
嘉賓:張義蘋 省人大代表,黔東南丹寨縣卡拉村蠟染“藍錦染藝”創(chuàng)始人
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文商(酒)旅融合,支持特色餐飲、旅游商品、演藝娛樂等加快發(fā)展,積極發(fā)展康養(yǎng)旅游、非遺旅游、自駕露營等新業(yè)態(tài)。
苗族蠟染是傳承千年的手工技藝瑰寶。2006年,苗族蠟染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人大代表,黔東南丹寨縣卡拉村蠟染“藍錦染藝”創(chuàng)始人張義蘋致力于傳承與發(fā)展苗族蠟染技藝,今年兩會她關注什么?我們連線她!
Q:
張代表,您好!
A:
悠揚您好!各位動靜網友,貴州綜合廣播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Q:
今年全省兩會,您帶來了什么建議?
A:
今年全省兩會我?guī)淼慕ㄗh是“關于進一步加大對非遺傳承發(fā)展支持力度”的建議。為什么提這個建呢?因為我們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豐富多彩,“非遺+旅游”不僅在推動文旅融合滿足多樣化旅游需求方面成效明顯,而且也是拓寬非遺傳承的重要途徑,可以助力村振興。相關政府部門可認定一批省級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非遺傳事人和鄉(xiāng)村文旅非遺展示館,并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支持,扎實做好非遺的系統性保護。
Q:
張代表曾說“規(guī)模做得越大,就能帶動更多人就業(yè)。”現在,你的工坊帶動了多少人就業(yè)?未來想要把工坊打造成什么樣子?
A:
現在,我們是以公司+村合作社+農村婦女這樣的模式幅射帶動了近200名老百姓就業(yè)。我希望工坊不僅能帶動群眾就業(yè)增收,還能通過向學生和游客傳授蠟染技藝,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貴州非遺文化。
Q:
為扶持有一定帶動能力的非遺傳承人開辦非遺工坊和非遺展示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省內出臺了相關政策,2023年,在貴州發(fā)展非遺旅游方面,您有哪些思考?
A: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傳統文化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下一步,我打算在丹寨卡拉國春非遺銀匠村建立一個國風非遺研發(fā)中心,更加努力保護、利用好我們貴州本士文化,創(chuàng)新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代表性作品。特別是充分利用好我們全國植物染技藝,將本士元素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做出更多高端而不高價的國風非遺產品。同時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加大力度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加強培訓我們的技能人才,計劃每年培訓500人以上,助力貴州鄉(xiāng)村振興!通過每個人的不斷努力,讓貴州非遺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Q: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黔東南丹寨縣卡拉村蠟染“藍錦染藝”創(chuàng)始人,您如何保護和傳承苗族蠟染技藝?
A:
如何保護和傳承苗族染技藝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項技藝不僅需要年輕人,更需要的是真正熱愛它的人。無論是我個人,還是我所在的公司,黔東南以及整個貴州,我們都要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非遺傳承中來,來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創(chuàng)新融合,更好地傳承發(fā)展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請繼續(xù)往下戳
節(jié)目菜單
播出日期:每周四
播出時間:13:53—14:00
播出頻率:FM94.6貴州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
收聽渠道:FM94.6、學習強國、動靜APP、蜻蜓FM、喜馬拉雅
編輯|廖 勛
責編|劉 鑫
審核|侯清華
往期回顧:
巾幗在線丨蔣耘:創(chuàng)新貴州巾幗志愿服務,為群眾“幸福護航”
巾幗在線丨貴州省最美書香潤德家庭代表楊梅:書香潤德,家風樹人
巾幗在線|余留芬:抖音視頻看巖博生態(tài),巾幗力量促鄉(xiāng)村振興
本公眾號推文內容只為
傳播正能量、好內容,服務于廣大婦女群眾
如有標注來源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贊美?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而今,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已經走進了大學課堂,成為引領潮流的新風尚。圖為11月29日,蘭州資源環(huán)境職業(yè)技術大學民族工藝學院大學生在一起學習蛋雕技藝。在大學校園里,蛋雕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多年輕人也開始學習和傳承這種小眾而
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207人確定為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傳承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有1
漿面條由此成為中原地區(qū)特別是河洛一帶深受百姓喜愛的面食。洛陽漿面條簡稱“漿飯”,其核心元素是發(fā)酵而成的酸漿,上等的酸漿湯色乳白,稀稠均勻,酸度適中,口感幽香。漿面條有葷有素,做法多樣。老雒陽面食制作技藝是洛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多地依托文化館、非遺傳習所或在景區(qū)、街區(qū)等組織非遺市集、展演展示等活動,讓“老技藝”與“新玩法”碰撞出別樣精彩。在此舉辦的陜西省首屆“守藝人”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大展上,鳳翔木版年畫、安塞剪紙等55個三秦底蘊濃郁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為人們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