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活態化”傳承非遺 浙江南潯激活傳統文化生機活力
南潯第十四屆魚文化節(資料圖)。 陸志鵬 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21日電(施紫楠 陸志鵬)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文化禮堂內,絲竹傳人楊培根正在教村民學絲竹,清新典雅的絲竹管弦樂回蕩在古樸優雅的禮堂上空。
楊培根14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學藝,當時,絲竹在荻港盛行,村里很多人都會演奏。隨著時間推移,這項民間藝術漸漸被“淹沒”。
“一般人學精、學好并不容易,所以我特別希望這項民間藝術能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光大。”楊培根說。
令楊培根開心的是,這些年,和孚鎮綜合文化站組建起了絲竹班,已經連續在和孚鎮民當村文化禮堂、新荻村文化禮堂、重兆村文化禮堂和長超村文化禮堂授課,古樸的絲竹民間音樂重新恢復生機。
2016年,荻港民間絲竹成功入選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7年,荻港民間絲竹獲浙江省“非遺薪傳獎”。
俯瞰和孚水域。 陸志鵬 攝
作為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傳承好、保護好。為此,和孚鎮加大非遺傳承和保護的資金投入、政策投入與文化引導,優化非遺傳承人的生存環境,提升非遺傳承和保護的文化氛圍。
目前,和孚鎮共有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6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荻港民間絲竹、舞龍、馬燈、運河船拳等成為各大主題文化節的亮點。
眼下,這些非遺資源,正融入民眾生活、融入旅游發展,助力當地文旅融合。
魚文化節現場(資料圖)。 陸志鵬 攝
近年來,依托桑基魚塘系統和厚重的千年漁文化,和孚鎮正打造出一個以古村、民俗、美食、非遺為特色,融魚、桑、農、耕、橋、水為一體的江南水鄉魚桑樂活小鎮。
“下一步,我們將從‘傳承、體驗、度假’3個層面,助力非遺資源有效地轉化為旅游資源與文創產品,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核,激發傳統文化的生機活力。”和孚鎮相關負責人說。(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七月流火,暑氣漸盛,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稻鄉旅游景區開啟首屆非遺美食文化節,這里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開創性記憶,擁有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非遺美食文化節小吃攤位(樺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了解,此次非遺美食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4萬余人,帶
2025年山東非遺美食嘉年華上,淄博通過展覽和現場展示,將齊魯飲食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展現給游客。此外,淄博還將非遺元素融入景區開發,周村古商城的花燈會和非遺體驗活動,讓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淄博的七項非遺美食上榜,不僅
在廣東,可以觀美景嘆美食。梅州、中山、清遠的非遺展和民俗巡游活動各具風采;潮州鎮海樓上演潮州大鑼鼓、英歌舞、舞龍舞獅等獨具嶺南韻味的文化節目;廣東省博物館國慶期間延長開放時間至18時,并推出“粵博里的中國紅”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
河北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且風景優美的省份,它的食物也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所以各位有旅游想法的朋友,河北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河北十大特色美食:詳細介紹:說到鮮花玫瑰餅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云南,但其實早在康熙年間,玫瑰花餅在河北地區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