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味撲面而來,揚州非遺年貨嘉年華開集啦!
揚子晚報網1月7日訊(通訊員 文廣旅 記者 陳詠)7日,揚州市文化館廣場攤位云集,歡聲笑語,人未走近,一股年味便撲面而來。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2023年揚州非遺年貨嘉年華正式“開集”。
免費理發
本次年貨嘉年華有揚州傳統非遺美食展銷,揚劇、古箏、昆曲、木偶等非遺展演,以及送春聯、送福禮等系列活動,市民群眾可以逛大集、嘗美食、采年貨、賞文藝、抽福禮,現場感受老字號和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爭相選購
記者了解到,此次非遺年貨嘉年華邀請富春茶點、裔家牛肉、黃玨老鵝、高郵咸鴨蛋、寶應蓮藕、江都蛤蟆酥、沿湖村臘味魚干魚餅、楊壽豆腐圓子等揚州非遺美食商家入場,提供數十款傳統手工制作的道地非遺美食。琳瑯滿目的年貨,與現場商家熱情的吆喝聲,市民爭相購買的喜悅面容,構成了熱氣騰騰的新春喜慶畫面。為提供更多的新年福禮,相關部門邀請揚州書法家為市民現場潑墨揮毫、書寫春聯;揚州知名美發師為市民免費理發,希望大家從頭開始、煥然一新。據介紹,現場購買產品還能得到一枚印章,集滿3枚可參與抽獎,獎品既有家用電器,也有瘦西湖、何園門票和富春餐飲抵用券、揚州漆器廠伴手禮等。
富春茶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黃玨老鵝展位前擠滿了前來爭相購買的“老揚州”;大麒麟閣茶食的“當家花旦”——京果粉賣到脫銷;真空包裝的“揚州三頭宴”前市民扎堆,大家爭相買回,作為年夜飯桌上的壓軸硬菜。
黃玨老鵝
據悉,本次年貨嘉年華活動在春節前兩個周末持續舉辦(1月7日-8日,14-15日,每天9:00-16:30)。
揚州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去年6月以來,揚州已先后舉辦了多場非遺主題市集活動,累積吸引了數十萬市民和游客參與線上、線下活動。旨在動員、組織廣大非遺傳承人、非遺工作者通過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推動非遺和揚州市民生活的連接與融合。春節將至,該活動將持續舉辦,讓更多的非遺美食、非遺好戲、非遺福禮走進千家萬戶。
校對 陶善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七月流火,暑氣漸盛,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稻鄉旅游景區開啟首屆非遺美食文化節,這里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開創性記憶,擁有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非遺美食文化節小吃攤位(樺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了解,此次非遺美食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4萬余人,帶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
比賽將選出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的美食品牌,入選《2023呼倫貝爾美食地圖》,為市民和各地游客打造獨具風味的流動的美食盛宴。比賽現場,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大廚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拿手菜前來參賽,一道道融合著大草原與蒙古族特色氣息的美食為現場市民游
這場舌尖與匠心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味蕾的狂歡,更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動破圈,讓世界看見“珠江源頭”的非遺力量如何烹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滋味。”非遺傳承人桂千杰展示著新推出的低糖粗糧米糕與制作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
當年輕人紛紛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非遺上頭體驗的時候,文明的畫卷完成了向新世代的輕盈轉身。穿非遺元素服飾、品嘗非遺美食、購買非遺衍生文創產品……這些已成為當代青年的生活風尚。在他們眼中,非遺絕非“老古董”,而是“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從情緒價